抚巡南甸

羊肠南下朔风天,野戍朱旗思惘然。
水似羞夷忙赴海,山诚归汉内驰烟。
象奴贯耳吹芦管,虎旅横戈卧稻阡。
间俗却怜氛祲恶,断云推月照愁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庞一夔的《抚巡南甸》是一首描绘边疆风光和戍边将士生活的古诗。该诗创作于明朝,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南甸地区的自然风貌以及边疆戍边将士的生活状态。

首先在诗歌内容上,“羊肠南下朔风天”,形象地描述了羊肠小道蜿蜒曲折,向南延伸穿过朔风呼啸的荒野,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壮美的意境。“野戍朱旂思惘然”,则表达了守卫边疆的士兵们思念家乡的情感,他们手中的旗帜随风飘扬,显得有些迷茫,反映了戍边将士内心的复杂情感。

从艺术手法来看,这首诗的语言简练,用词精准,如“水似羞夷忙赴海”、“山诚归汉内驰烟”等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景物更加生动。此外,全诗以景衬情,通过边疆的自然景色反衬士兵的英勇,以及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中还蕴含着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厚的情感。在“间俗却怜氛祲恶,断云推月照愁眠”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边境地区人民的同情与关怀,也透露出自己深夜辗转难眠、担忧战事的情绪。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价值。

《抚巡南甸》不仅是一首反映边疆自然风光和戍边将士生活的古诗,更是一部充满爱国情怀的作品。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民族未来的深切期待,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即通过对边疆生活的描述来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