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和卢方伯

与君同住百家村,长采新蔬荐野盘。
夜雨江楼频下榻,石亭秋圃更移尊。
逃禅早结栖云侣,问字常开读易轩。
海内旧游零落尽,倚天弹剑向谁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村居和卢方伯》是明朝庞尚鹏创作的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村居和卢方伯》
  • 地僻无车马,柴门绿藓封。鸟栖常择木,云起欲从龙。
  • 纷时事改,世路欲何之。雨雪青山暗,风霆白日移。
  • 却怜投笔早,应恨挂冠迟。载酒空亭晚,玄谈得我师。
  • 正喜太平日,同为田舍翁。焚书谢政府,开径长秋蓬。
  • 已任头颅改,休嗟杼轴空。希夷传睡法,高枕许谁同。
  1. 作者简介:庞尚鹏,字少南,明代广东南海人,进士出身。曾任乐平知县、御史、右佥都御史等职,曾参与推行一条鞭法等重要政事。

  2. 诗歌鉴赏

  • 《村居和卢方伯》通过描绘乡村的自然景观和个人的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首联“地僻无车马,柴门绿藓封”勾勒出一个偏僻而宁静的乡村景象,反映了诗人远离尘嚣、归隐田园的愿望。
  • 颔联“鸟栖常择木,云起欲从龙”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和谐之美的感悟,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
  • 颈联“纷时事改,世路欲何之”透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以及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
  • 尾联“正喜太平日,同为田舍翁”体现了诗人在太平时期的满足感以及与农民同耕共作的朴素愿望。

《村居和卢方伯》不仅展示了庞尚鹏作为官员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通过阅读和理解这首诗,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