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寄不挂云兄

珠江山寺两忘机,一别经时坐话稀。
旧圃夜栏花尽落,新秋寒渚月初辉。
廊西习静尘缘少,殿外孤行灯影微。
昔住禅房频为扫,迟君时望钓鱼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雷峰寄不挂云兄》是明代诗人释古电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寺庙中与友人相聚,共度时光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宁静生活的珍视。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释古电,字静闻,号灵峰,浙江杭州人,为明代著名文学家、画家、书法家。他的作品多以山水画为主,同时也涉猎诗词,其诗作多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美的崇尚和内心世界的抒发。
  • 创作时间: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可以推测该诗应写于明代晚期,因为这一时期文人多有游历名山大川之行为,而江南地区的佛教文化也较为兴盛,因此诗人选择在珠江山寺与朋友相聚,共同创作了这首表达深厚友情与禅意的诗句。
  1. 诗歌内容
  • 意境描绘:诗中的“珠江山寺两忘机,一别经时坐话稀”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珠江边的山寺成为诗人与友人相会之地,两人在此忘却尘世烦恼,只谈风月,享受片刻的宁静和闲适。
  • 情感表达:通过对“旧圃夜栏花尽落,新秋寒渚月初辉”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内心世界,也映射出当时文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探索和追求。
  1. 艺术特色
  • 用词精炼:释古电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形容词和动词,如“夜阑”“新秋”等词汇,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官效果,也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场景。
  • 意象深远:诗中“旧圃夜栏花尽落,新秋寒渚月初辉”这一意象不仅具有画面感,更富含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深刻理解。

《雷峰寄不挂云兄》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诗歌,也是明代文人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欣赏到古代文人的高超文学造诣,也能从中汲取对于人生的智慧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