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过石涧

别有一天地,巉岩路不穷。
白云扶怪石,碧涧浸寒空。
杖屦虚无际,林峦杳霭中。
归途情更慊,习习起东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归过石涧》是明代诗人释函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释函是,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他出生于番禺,但并非出身名门望族,而是凭借自身的才华与努力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他十七岁时补诸生身份,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等人因高才而纵谈时事,共同参与了明朝的乡试。然而,会试未果后,释函去庐山拜僧道独为师,最终在雷峰寺主法,并创建了海云寺。

释函是的这首诗作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也蕴含着对自然山水的深刻感悟。《归过石涧》中的“巉岩路不穷”,“白云扶怪石”,“碧涧浸寒空”等诗句描绘了石涧的险峻与清幽,展现了诗人游历过程中所见的自然景观。同时,“杖屦虚无际,林峦杳霭中”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悠然自得。

释函是的这首诗还体现了他对生活哲理的领悟。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闲适与自在。这种态度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它不仅展示了诗人个人的情怀,也可能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心灵解放的追求。

《归过石涧》不仅是一首描写石涧美景的诗歌,更蕴含了释函是对于人生和自然的独特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也能体会到古人对于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