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诃衍还山

入山将午食,风暖日光迟。
乍别惊予瘦,归来爱汝痴。
渐深杨柳色,应长薜萝思。
观世同春梦,闲心欲付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诃衍还山》是明代诗人释函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生平:释函是,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他与同辈梁朝钟、黎遂球等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后,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
  2. 诗歌内容:《喜诃衍还山》是释函是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淡泊和对佛教的信仰。诗中的“入山将午食,风暖日光迟”描述了作者在山林中的午餐场景,“风暖日光迟”传达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乍别惊予瘦,归来爱汝痴”则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和重逢后的欣喜。
  3. 艺术特点: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展现了释函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注重意境营造的特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喜诃衍还山》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体现。它不仅展示了释函是作为一位诗人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部珍贵的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