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古道存,瞿塘无路觅精魂。
此心欲向青山付,佳话空传流水喧。
众病渐侵何可久,情缘疏淡不堪论。
焚书直入乱云去,忍听人间说感恩。
与即觉顿修话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即觉顿修话旧》是明朝诗人释函是所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作于崇祯六年(1633年),此时释函是年仅十七岁,他以其高才纵谈时事,在乡试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此诗表达了释函是在明亡之际的感慨与心境。诗歌开篇“二十年前古道存,瞿塘无路觅精魂”,回忆了二十年前的历史场景,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展示了作者从青春到中年的人生转变和内心的深刻变化。诗句“此心欲向青山付,佳话空传流水喧”透露出一种遗世独立的情怀,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同时,“众病渐侵何可久,情缘疏淡不堪论”反映了释函是晚年生活的孤寂感和对人生无常的认知。
在艺术风格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含蓄,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哲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与即觉顿修话旧》不仅体现了释函是深厚的文学修养,也反映了明朝末年的动荡历史和个人的心路历程。作为明代诗歌的一个代表作品,它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那个时代文化与历史的窗口。对于热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都是值得细细品味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