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春山色,留人坐不归。
空园花自发,芳草雉争飞。
多病怀乡切,端居出郭稀。
尘冠将白首,无乃负渔矶。
春日磐石江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磐石江上》:春光中的人生感悟
《春日磐石江上》,这是明代著名文学家顾璘的作品,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诗人情感的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度反思。
这首诗的开头“历历春山色”,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顾璘巧妙地利用“历历”一词,形容春天的山色分明可见,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而“留人坐不归”,“空园花自发”,则通过对比映衬,表达了诗人因留恋这春意盎然的自然而不愿离去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
进一步分析,诗中的“多病怀乡切”,透露出诗人身体不适,但仍然心系故土的情感。这种情感是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面对政治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体现。而“端居出郭稀”一句,更是点明了诗人远离家乡、孤独一人的处境,增添了诗歌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壮感,与诗人的才名和官场经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的最后一句“无乃负渔矶”,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更好地把握人生机遇的自责。这里的“渔矶”,象征着诗人的理想和追求,而“无乃”则是对自我的质疑和警醒。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显示了诗人的谦逊和自省,也让人深思如何在困境中保持信念,继续前行。
《春日磐石江上》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像是一幅画,一幅饱含着生活哲理的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经历与广阔的社会背景结合,展现了一种深沉的人生态度。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