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七弟英玉登科

爱尔能文早,吾家玉树枝。
年居三十下,名动九重知。
礼乐开黄卷,衣冠上赤墀。
泥金遥送喜,万里慰流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七弟英玉登科》是一首明代诗人顾璘创作的古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深厚情感和对其学业成功的祝福。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顾璘,号青莲居士,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与学者。他的诗歌创作以清新脱俗、典雅大方著称。
  2. 诗歌原文:兹晨金马诏,复尔映蓬门。耕读吾家业,蒐罗圣主恩。蜚腾才岂乏,盛满戒俱存。
  3. 诗句解析
  • 兹晨金马诏,复尔映蓬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接到皇帝召见的消息时的喜悦之情。金马是古代皇宫中掌管文书的小官,诏则是皇帝的命令。这句话描绘了诗人接到圣旨的场景,也象征着弟弟即将进入仕途的荣耀时刻。
  • 耕读吾家业,蒐罗圣主恩。这句诗强调了诗人家庭的传统——耕读传家,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皇家赐福的感激。耕读是一种传统的学问与实践并重的生活方式,代表了勤奋与智慧;而圣主恩则意味着皇帝对家族的厚爱与关怀。
  • 蜚腾才岂乏,盛满戒俱存。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弟弟才华的信心,同时也提醒着他要谨慎谦虚,不要骄傲自满。飞腾表示才能出众,盛满则暗示着学识丰富,两者结合体现了对弟弟未来成就的期望与祝福。
  1. 文化价值
  • 作为文人墨客,顾璘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作品,还是历史和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他对于古典文化的理解和传播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在诗歌中的人文情怀和艺术追求,为后来的文人树立了榜样。
  • 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风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人的生活往往充满挑战,但同时也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创造力。顾璘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了这种独特的文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寄七弟英玉登科》不仅是一篇表达亲情和个人抱负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化意义的文学作品。它展示了诗人对弟弟的爱与期望,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还能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