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山人宅,能劳长者寻。
烹葵同薄饭,刻竹动高吟。
草藉星辰履,云谐鸾鹤心。
寄言泉石畔,曾见几华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寂寞山人宅,能劳长者寻。
烹葵同薄饭,刻竹动高吟。
草藉星辰履,云谐鸾鹤心。
寄言泉石畔,曾见几华簪。
《宗伯严公枉驾草堂惠诗因谢》是唐朝诗人杜甫所作。
原文如下:
宗伯严公枉驾草堂,
俯仰兴怀日欲斜。
自顾无材称小引,
请公放咏饮中茶。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当时杜甫寓居夔州西郊草堂。杜甫与严武同为华阴县人,二人有深厚的友谊。杜甫初到成都时,由严武介绍认识了当时的成都地方长官崔光远。崔光远对杜甫非常赞赏,并把家产让给他居住。后来崔光远病逝,他的夫人将家业传给了儿子,而儿子却不肯接受,于是她便请求官府做主处理,官府也答应了。不久,严武又来到草堂看望他。这时严武任剑南节度使,所以杜甫也称他为“严八侍御”。杜甫的这首诗就是写于这次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