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莫悲歌慰许侍御丧子

玉颅双角硗硗起,圆碧凝光射眸子。鸾刀镂马竹尾长,翩翩入花如凤凰。
妖魑潜酿星垣厄,愁云压空空夜白。仙媛飘裾挟玉童,调龙御鹤三山东。
桂树光销兰甲脆,绣襁缡𧚺湿秋泪。饮君酒,君莫悲,人间百事会有时。
君不见汉庭狱吏高朱门,司徒何得无良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君莫悲歌慰许侍御丧子》是明朝诗人顾璘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内容、艺术特色和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从创作背景来看,顾璘是明代著名的官员和文学家,其诗作多以风调胜,与陈沂、王韦并称“金陵三俊”,后被朱应登继承,时称为“四大家”。顾璘生活在明朝初期,这是一个文化鼎盛的时期,文人雅集、诗歌创作活跃,为顾璘这样的文学家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君莫悲歌慰许侍御丧子》的创作可能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通过描写哀伤的场景来表达对友人或同僚的哀悼之情。

从内容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玉颅双角,圆碧凝光射眸子,鸾刀镂马竹尾长,翩翩如凤凰。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同时也暗喻了主人公的高贵身份和非凡气度。而妖魑潜酿星垣厄,愁云压空空夜白,则表达了对主人公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哀悼。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悲剧人物的深切同情,体现了顾璘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和对主人公命运的深刻同情,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幅凄美的画卷,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主人公的悲痛和无奈。这种艺术表现力不仅展现了顾璘作为诗人的独特风格,也反映了明代诗歌的审美特征。

从文学史地位来看,《君莫悲歌慰许侍御丧子》作为顾璘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能,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这首诗在明初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明初文学的重要文献。

《君莫悲歌慰许侍御丧子》不仅是顾璘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明代诗歌艺术成就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明朝时期的文化背景、文人心态及文学发展状况,对于认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