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原行赠金士希

蓬莱近在都城隈,高原如掌风尘开。长江叠送波涛色,钟岳横分紫翠堆。
疏林旷望豁心目,四时花艳纷相催。皇居咫尺接灵气,云霞缭绕金银台。
橘洲桃水竟恍惚,终南太华空崔嵬。先生泉石性所好,紫绶裹体心潜哀。
专城虎竹弃如土,梦想此乡归去来。挂冠散发对高木,闲门白日生苍苔。
手提长镵斸春雨,东陵瓜田身自栽。兴起高歌拂衫袖,虬髯仰将何毰毸。
江山开辟几千古,孙郎突来生祸胎。干戈六代斗白骨,四十二帝翻云雷。
旌旗紫盖转灭没,琼楼绮阁俱飞灰。当时岂无攀龙附凤侣,功成运去多嫌猜。
良弓已随高鸟尽,至今空泣英雄才。不如有田尽成秫,当春泼作葡萄醅。
砗磲为瓯玉为杯,买金便铸十石罍。上药浸之可养性,烂醉勿论西日颓。
傥予出郭来相访,莫遣醒醒骑马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原行赠金士希》是明代文学家顾璘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
  • 顾璘,字华玉,号东桥居士。他是明初著名的文学家与官员,出生于今江苏苏州的吴县,并长居于此。他是一位进士出身,历任广平知县、南京吏部主事等职,因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而备受后世尊敬。
  1. 作品原文
  • 蓬莱近在都城隈:描绘了蓬莱仙山靠近京都的景象。
  • 高原如掌风尘开:形象地表达了高原如同手掌一样开阔,风尘被吹散的景象,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象。
  • 长江叠送波涛色:长江水波层层叠叠,色彩斑斓,传达出长江水的壮观和动态美。
  • 钟岳横分紫翠堆:描述钟山(即终南山)横卧在青翠之中,如同紫色的锦绣堆积成山,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美丽。
  • 疏林旷望豁心目:通过疏林远望,让人心境开阔,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 四时花艳纷相催:四季花卉争奇斗艳,不断变换着美丽的色彩,生动地描绘出了四季更迭带来的变化之美。
  1. 文学鉴赏
  • 艺术手法:《东原行赠金士希》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蓬莱近在都城隈”、“高原如掌风尘开”,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哲思,体现了其深邃的艺术造诣。
  • 语言风格:“疏林旷望豁心目”一句中“疏林”、“旷望”以及“豁心目”的运用,不仅增强了画面感,还加深了读者的情感体验。这种语言表达既简洁又富有画面感,使得整首诗显得生动而有力。
  • 象征意义:诗中的每一处描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隐含着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例如,“长江叠送波涛色”可能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与变迁,而“终南太华空”则可能寓意着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向往。

《东原行赠金士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和人文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对于人生、自然和哲学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