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国驿道中大风

初涉彭城道,清明景色芳。
梨花白灿灿,柳叶绿行行。
远岫云中见,孤村埃外藏。
春风亦不恶,暂释利名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利国驿道中大风》是明代诗人饶与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生平:饶与龄,字道延,号宾印,明朝人。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进士资格,但因故未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他的生活充满了悲剧色彩,曾因父亲早逝而放弃仕途,并在短暂的中书舍人职务后去世。

  2. 诗歌主题:《利国驿道中大风》这首诗以“大风”为题,通过描写春天里彭城的景色变化,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诗中写道:“初涉彭城道,清明景色芳。梨花白灿灿,柳叶绿行行。”这些诗句描绘了春天时彭城道上的美丽景色,梨花如雪般洁白,柳叶翠绿如行云流水。

  3. 艺术特色:这首诗在语言运用上十分讲究,既有平实的语言,也有生动的比喻,如“远岫云中见,孤村埃外藏”这两句,将远山与村庄的景致形象地刻画出来,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画中。

  4. 情感表达: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春风亦不恶,暂释利名缰”这一句更是直接体现了他对名利的超脱和向往自然的心态。整首诗洋溢着一股清新脱俗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

  5.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歌常常被用来抒发个人的情感和志向。《利国驿道中大风》不仅仅是一首描绘景物的诗篇,更是饶与龄对于人生和自然的一种哲学思考。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受,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利国驿道中大风》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在诗歌鉴赏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明代诗歌的一个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