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秀亭待月

草色环幽砌,花光悦赏眸。
酒添春日兴,宾为主人留。
石壁方回照,银灯欲上楼。
相期今夜月,还与细赓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玩秀亭待月》是一首描绘中秋之夜美景与宴会的古诗,由明代诗人庞嵩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草色环幽砌,花光悦赏眸。酒添春日兴,宾为主人留。石壁方回照,银灯欲上楼。相期今夜月,还与细赓酬。

  2. 诗歌赏析:在这首诗中,庞嵩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玩秀亭中秋夜宴的景象。诗中提到“草色环幽砌”,形象地表达了周围环境的静谧之美;“花光悦赏眸”,则突出了月光下花朵的美丽,令人陶醉不已。“酒添春日兴”,展现了宾客们在美酒与佳肴中欢聚一堂的情景,而“宾为主人留”则反映了主人的热情好客。此外,“石壁方回照”,“银灯欲上楼”等诗句,不仅描绘了玩秀亭的建筑特色和夜晚的灯光,而且通过这些细节营造了一种浪漫而宁静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享受美好时光的场景之中。

  3. 诗歌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明代的一个具体场合。根据现有信息无法确定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但考虑到它被收录于《明诗纪事》中,且被认为出自明代文人之手,因此可以推测它是在明朝时期创作的。

  4. 诗歌的艺术特点:从艺术角度来看,《玩秀亭待月》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的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画面感。例如,“草色环幽砌”和“花光悦赏眸”这样的句子,通过使用生动的形容词和比喻手法,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中秋夜的景色。其次,这首诗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每一句都紧扣主题,层层递进,最终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高潮部分——即“相期今夜月,还与细赓酬”。最后,这首诗的情感表达丰富而真挚,无论是描写自然景观还是反映人际关系,都透露出作者深深的情感投入和审美追求。

  5. 诗歌的文化价值:从文化层面来说,《玩秀亭待月》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它也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玩秀亭中秋夜宴的描述,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精神。此外,这首诗作为明代文人的作品,也为后世研究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风貌和文化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玩秀亭待月》不仅是一首描绘中秋夜景的优美诗篇,更是一个充满情感和文化价值的文学宝藏。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与欣赏,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还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