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秀山阻雨还集黎氏园亭

赏春却怕春归去,策马出门休问晴。
不向峰头穿险滑,直从园馆坐凄清。
疏云漏日花移影,密树鸣飔鸟和声。
对境可无佳客伴,邺中才子洛中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粤秀山阻雨还集黎氏园亭》是明朝庞嵩的作品。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春天的留恋,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园林之美的独到见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形式、以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1. 诗作原文
  • 内容概述:《粤秀山阻雨还集黎氏园亭》描绘的是诗人在春日里游览粤秀山时所见到的景象。尽管天气阴沉,但山上的景致却别有一番风味。诗歌中充满了自然美的描述,如疏云漏日、花移影动、密树鸣飔等细节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 语言风格:诗歌采用五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音韵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诗人传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诗句也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心态与审美追求。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表达。诗人通过精细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世界。此外,诗歌的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 文化价值:《粤秀山阻雨还集黎氏园亭》不仅是一首反映自然环境和季节变迁的诗,也是明代文人文化心态和审美情趣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明代,一个文化艺术繁荣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文学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许多诗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 个人经历:庞嵩作为明朝的文学家,他的诗作往往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观察。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粤秀山美景的描绘,抒发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粤秀山阻雨还集黎氏园亭》不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明代文人对自然和文化的一种独特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感受到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心态,还可以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