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湖洲郡博曾甲山乡丈

文章畴昔仰湖郡,实履谁将复古诚。
琢玉定须原抱璞,铸颜端喜获蜚声。
两斋拆养惟安定,一乐寻真是伯程。
庭下三鳣原有兆,先生从此道弥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庞嵩的《赠湖洲郡博曾甲山乡丈》是一首明代的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仰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庞嵩,字振卿,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张槎弼唐村(今属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人。他是一位学者兼官员,以著有《太极解图书解》、《弼唐遗言》和《弼唐存稿》留名后世。庞嵩不仅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政治家,曾任南京刑部员外郎、郎中,以及云南曲靖知府等职,晚年受聘至西宁县讲学,培养了不少生员。
  1. 诗词原文
    文章畴昔仰湖郡,实履谁将复古诚。
    琢玉定须原抱璞,铸颜端喜获蜚声。
    两斋拆养惟安定,一乐寻真是伯程。
    庭下三鳣原有兆,先生从此道弥亨。

  2. 创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庞嵩的官场生涯有关。作为一位官员,他可能曾在湖洲郡任职,并对当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诗中“文章畴昔仰湖郡”表明他曾在湖洲郡担任过要职,并对其怀有敬意。此外,诗中还提到了“琢玉定须原抱璞”,意指在打磨璞玉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原始的纯真与质朴,这也反映了他的政治理念和为人之道。
  1. 作品赏析
  • 《赠湖洲郡博曾甲山乡丈》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文字著称。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如“琢玉定须原抱璞”中的璞玉形象,寓意着真诚和朴素。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如“先生从此道弥亨”,表达了对友人未来道路的肯定和期待。

庞嵩的《赠湖洲郡博曾甲山乡丈》不仅因其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文字而受到赞誉,更因其背后蕴含的政治智慧和人文情怀而成为一部值得品读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化和历史背景,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友情、政治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