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潘半径

东望白鹤峰,西引澄虚台。
几时释尘鞅,与子终徘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潘半径·东望白鹤峰》赏析

庞嵩的《赠潘半径·东望白鹤峰》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之美的古诗,通过描绘东望白鹤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潘半径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首句“东望白鹤峰,西引澄虚台”便已勾勒出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白鹤峰巍峨耸立,澄虚台则位于其西,二者遥相呼应,构成一副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对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审美追求,也寄托了对于理想生活境界的向往。

接下来的诗句“几时释尘鞅,与子终徘徊”,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与知己共赏自然美景的情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各种琐事困扰,难以找到片刻的宁静。而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出一种向往,希望在自然的怀抱中忘却世俗的烦恼,与友人一同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友情的重视。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的追求。它启示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应如何去发现和珍惜身边的美,以及如何在繁忙之余找到心灵的栖息地。

这样的诗歌依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它教会人们如何去欣赏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如何在喧嚣中找到一片宁静,以及如何在纷扰中保持一颗清净的心。《赠潘半径·东望白鹤峰》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