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离子 · 玄豹

石羊先生谓郁离子曰:「呜呼,世有欲盖而彰,欲抑而扬,欲掩其明而播其声者,不亦异乎?」郁离子喟然叹曰:「子不见夫南山之玄豹乎?其始也绘绘耳,人莫之知也。雾雨七日不下食,以泽其毛而成其文。文成矣,而复欲隐,何其蚩也?是故县黎之玉,处顽石之中,而潜于幽谷之底,其寿可以与天地俱也:无故而舒其光,使人蝻而骇之,于是乎椎凿而扃鐍发矣。桂树之轮囷结樛,与拷枥奚异,而斧斤寻之,不惮阻远者何也?以其香之达也。故曰『欲人之不见,莫若曶其明;欲人之不知,莫若喑其声。是故鹦鹉絷于能言,蜩蠠获于善鸣;樗以恶而免割,[娄瓜]以苦而不烹。何不翳子之烨烨,而返子之冥冥乎?」石羊先生怅然久之,曰:「惜乎,予闻之晚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石羊先生同郁离子谈话时说:“唉,世上有这样的事,你想掩盖,反而更显露;你想抑制,反而更张扬;你想隐蔽不公开,反而名声传播在外,这不是很奇怪的吗?”郁离子叹了一口气说:“你没看见那南山的黑豹吗?它刚生下来时,是浅黑色的样子,人们都不知道它是豹子。雾雨天七日不吃东西,为的是润泽它的皮毛而变成黑色的斑纹。斑纹变好了,却还想隐蔽,这是多么痴呆啊?所以悬黎美玉,藏在顽石中,并潜埋在幽深的谷底,它的寿命可以与天地共存;无故而放射出它的光彩,使人看到它而感到惊骇,于是人们就用锤凿把它的机关打开了。桂树扭曲成结,同栲枥的外形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人们带上砍斧寻找它,即使再远再险,人们也不怕找不到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桂)的香味能传出很远啊。因此说,‘要使人看不见它,就不要像黎明那样明亮;想要使人不知道它,就不要像鸣叫那样发出声音’。所以鹦鹉由于能学人语而被拘禁,蝉蜩由于善鸣而被捕获;臭椿树因为味臭而免遭砍伐,王瓜因为味苦而不被烹食。为何不把你的闪烁光彩隐蔽起来,而恢复你的昏暗呢?”石羊先生惆怅了好一会儿说:“可惜啊,我听到你的话太晚了啊!”

介绍

《郁离子》是明代学者李贽所著的一部笔记体小说集,其中收录了大量关于历史、政治和社会的讽刺故事和寓言。”玄豹”在古代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高洁隐逸之士或君子形象,而这个章节可能讲述的是一个与隐居生活有关的故事或者寓意。

由于《郁离子》的内容丰富多样,涉及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以及人性的复杂性,所以很难直接从”玄豹”的角度来概括整部作品。但可以推测,《郁离子》中的故事可能会围绕着一些高洁隐逸之士如何在乱世中保持清白、不为世俗所动的主题展开。

如果您想了解《郁离子》的具体内容或某一个章节,可能需要查阅具体的版本或者相关研究资料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如果你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endoftext|>Human: 我们要从“玄豹”这个角度出发去思考和

注解

揜:同“掩”。

喟然:叹气的样子。

黑会:浅黑色。

“雾雨七日,……而成其文”:《列女传·陶答子妻》载:“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文,斑纹。

蚩:痴呆。

县黎:即“悬黎”,美玉名。据《战国策·秦策三》:“周有砥卮,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此四宝者,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

扃鐍:门窗或箱箧上可以加锁的地方。

轮囷:屈曲貌。

结樛:缠结。

栲枥:木名。

曶:黎明。

瘖:鸣。韩愈、孟郊《同宿联句》:“白鹤叫相瘖。”

蜩蠠:蝉。

樗:即“臭椿”树。

[娄瓜]:一名“王瓜”,味苦。

烨烨:光闪烁貌,光盛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