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好谈论空寂之道的人,往往反被空寂所迷惑。耽溺在静境的人,反为静寂所束缚。
集醒篇 · 四八
译文
佛法原本是十分活泼的,说万法本空,原是要使我们了解万事本无其永恒的体性,一切皆将坏散,教我们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结果有些人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恋「空」的人弃绝一切以求一个「空」字,最後还是有一个「空」的意念无法除去。殊不知万事万物本「空」,弃与不弃都是「空」的,有弃绝的念头便已不「空」,爱「空」的念头已是「有」了。《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上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说明「色」和「空」是不相碍而相同的,执著于「色」的人不明白「色即是空」,执著于「空」的人也不明白「空即是色」,但此处的「色」并不是指女色而言,而是指一切能见、能听、能嗅、能尝、能触、能想的事物,这点必须辨明。
至于「耽静反为静缚」也是同样的道理。「静」并不是教人躲到安静的地方,不听不想,那样等于用一个「静」字将自己束缚住,动弹不得,又有什么好呢?真正的「静」是「心静」而非「形静」,是在最忙碌的时候,仍能保持一种「静」的心境,不被外物牵动得心烦气躁。在尘嚣之中保持著心的「静」境,岂不比那些在寂静中虚度时日,或是身在寂静心不寂静的人更高明些吗?
介绍
。
《集醒篇·四八》是清代作家李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一梦醒来万事空,
风前柳絮逐西东。
人生如戏须看透,
莫使光阴似水流。
这首作品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在梦中,一切仿佛都不存在,只有清醒时才会感受到生活的重量和时间的流逝。这反映了李渔对于生命短暂、时光易逝这一主题的关注,并鼓励人们珍惜当下,不要让生活变得空虚无意义。
总的来说,《集醒篇·四八》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作品,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和感悟。它提醒我们应当珍视每一刻,不辜负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这首诗在文学中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内涵,反映了李渔对于生活哲学的思考。
请注意:由于我无法直接访问或检索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