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情篇 · 一六

蝶憩香风,尚多芳梦;鸟沾红雨,不任娇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当蝴蝶还在春日的香风中憩息时,青春的梦境还是芬芳而美好的,一旦鸟羽沾上吹落的花瓣,那时的啼声便凄切而不忍卒闻了。

介绍

《集情篇 · 一六》是陈继儒的一首抒情诗,反映了作者对爱情、友情和人生态度的思考。陈继儒是明代诗人,以其深刻的人生观和文学造诣而著称,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交融。在《集情篇 · 一六》中,陈继儒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他对人生情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陈继儒通过“故人恩重,来燕子于雕梁”这一句,表达了深厚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燕子作为春天的象征,常被用来比喻频繁的书信往来或亲密无间的友谊。在这里,燕子的出现象征着恩情的传递与加深,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是如何通过共同的经历和相互的支持逐渐坚固起来的。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也体现了人的情感世界对于社会交往的重要性。

“好梦难通,吹散巫山云气;仙缘未合,空探游女珠光”则进一步探讨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巫山云气和游女的珍珠光芒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用以形容梦幻般的情感体验或无法实现的爱情梦想。陈继儒在这里用这两个意象表达了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感,暗示人们在追求美好情感时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桃花水泛,晓妆宫里腻胭脂;杨柳风轻,春衫初试薄罗裳”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桃花水泛》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水边桃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青春的美丽和易逝。陈继儒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向往。而“春衫初试薄罗裳”则进一步强调了季节变化带来的新意和新生活,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集情篇 · 一六》不仅展现了陈继儒深邃的文学才华和独到的审美眼光,也深刻揭示了人在情感世界中的种种体验和思考。通过对自然界与人类情感的融合表达,这首诗赋予了传统诗歌以新的生命力和美学价值,成为后世读者津津乐道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