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曰:“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陈九川录 · 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先生说:“人如果深谙良知的诀窍,随便他有多少邪思枉念,只要被良知察觉,自然会被消除。有如灵丹妙药,可以点铁成金。”
介绍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陈九川录 · 九》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所著的一部作品,也是其心学思想的重要体现。这部作品主要记录了王守仁及其弟子们在讨论和研究儒家经典时所提出的观点和心得,其中也包括了许多关于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思考。
《传习录》是一部关于儒家经典的注解和解读之作,王守仁在其中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见解。例如,他主张“知行合一”,认为知识与行动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将知识应用于行动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此外,他还提倡“良知”的观念,认为每个人都有一颗天生的“良知之心”,只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就能够逐渐恢复和维护这颗良知之心。
在道德方面,王守仁强调“诚意”、“正心”等儒家传统美德,认为只有通过内心的修行和修养,才能够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他还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理论,主张通过观察和理解事物的本质,来获取知识和智慧。
《传习录》不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部重要文献。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王守仁及其弟子们对于儒家经典的理解和解释的窗口,同时也为我们探讨道德、哲学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