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 婺州席上

风动飞霙迎晓霁。银海光浮,宴启群仙会。骑省流芳谁可继,尊前看取连枝贵。
华发衰翁羞晚岁。未报皇恩,尚忝专城寄。酒入愁肠应易醉,已拚一醉酬君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婺州席上”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1. 词作原文
    帘外东风交雨霰,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深惜今年正月暖,灯光酒色摇金盏。掺鼓渔阳挝未遍,舞褪琼钗,汗湿香罗软。今夜何人吟古怨?清诗未就冰生砚。

  2. 诗歌赏析

  • 艺术手法:此词在艺术表现上采用了典型的宋词铺排手法,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
  • 意境营造:词中的“帘外东风交着雨雪”、“灯火酒色摇金盏”,营造出了一个温暖而又热闹的宴会场景。而“佳人笑语如同莺燕”则描绘了宴会中欢快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节日的气氛。
  • 主题思想:尽管表面上是描写宴会的繁华,但其中蕴含的是词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哀叹。
  • 语言特色:此词用词精炼,意象鲜明,语言优美,充满了音乐性和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动作的细致描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温暖的元宵夜晚,感受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蝶恋花·婺州席上》不仅是一首描写元宵节盛况的词篇,更是苏轼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展现了宋代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的重要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宋词的艺术魅力,还能够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