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君简亭记

君之言曰:某幼习进士业,窃志远大,成童入邑庠,大夫刘公与邑师吴先生辄深器之。已而应格游国学,今阁老石公为司成,更缪与之。每试辄列优等,久弗利场屋,比谒选,铨曹当道,且之。盖亦期以大进。然某自意,岂终为造物者抑?时与志违,遂浩然南归,治田数亩,构小亭,优游其间。若将终身焉。然赋兴疏略坦率,自幼以至壮强,所存发唯一诚。治家接物,悃而不饰,质真而无伪。事来乃应言,往即忘不解适莫梭,计无一毫滞于中,故于人亦无闲然。至非礼冈法,虽小不敢为,理直气锐,故势焰又有所不避焉。大帅惟持其大而略其小,守其本而不屑乎其末。窃以为类德之简者。此简之所以自寓而亭之,所由名也。噫!君其善自治,且善自名哉。简德之懿也,古之人贵之,后世异焉。简者事至而应物来而名当,而作讫而息,不加之烦扰云尔。《易》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岂细善邪?后之简者,一切以聊且苟略不尽理,以为事不当务者力焉,而当务者反之,是戾而已矣。何简之谓乎?君,端人也,平生不闲妄一语,其所自道居然,确论也。予固知君嘉哉。其为言非讷而弗出,出之不支不,当理达事而止也笃哉。其为行,非伏藏而弗动,动之不矫不蔓,当理达事而止也贞哉。其为学与仕,不亟不徐,时藏而修时,行而用令,内足以行志。外足以泽物。不欲速躁进而安小成也,然且冲融熙夷,静以自怡,而无伤其高夫,如是岂非简之本情?古人所事而今之鲜能者,与我陟君亭,为君镵铭其左曰:敬敬者,简之本,雍之言,孔之训也。其右曰:文文者,简之贲,孔之述,思之闻也。而殷君日游乎其间,使简之道立而敬,宰之文行之,烝烝然君子哉。嘉靖五年,岁在丙戌秋八月既望后六日,前判应天府吴郡祝允明晞哲甫记,时年六十有七,沉疴初间,起而试笔书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殷君简亭记》是明代学者殷君良器为纪念其友人在南归后所构筑的简易亭子而作的文章。该作品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也是研究古代建筑、园林和文人生活的重要文献。

《殷君简亭记》的作者殷君良器,以“简名亭”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的怀念。文章通过叙述朋友的成长经历、才华以及对仕途的期望与挫折,展现了一个时代的背景和人物的精神风貌。同时,文中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学问、仕途及人生理想的追求。

从艺术成就来看,该文语言精炼,结构严谨,情感真挚。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文章生动形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此外,殷君良器还巧妙地运用了对话形式,使读者能够更好地进入故事情境,感受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心理变化。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使得《简亭记》成为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从历史价值来看,《殷君简亭记》不仅记录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而且也体现了当时士人的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一历史文本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及其变迁。同时,该作品的鉴定与保护过程,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案例和经验。

《殷君简亭记》不仅是文学作品的杰作,更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社会生活和文人心态的重要资料。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