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六 · 绍兴灯景

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者无他,竹贱、灯贱、烛贱。贱,故家家可为之;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故自庄逵以至穷檐曲巷,无不灯、无不棚者。棚以二竿竹搭过桥,中横一竹,挂雪灯一,灯球六。大街以百计,小巷以十计。从巷口回视巷内,复迭堆垛,鲜妍飘洒,亦足动人。十字街搭木棚,挂大灯一,俗曰“呆灯”,画《四书》、《千家诗》故事,或写灯谜,环立猜射之。庵堂寺观以木架作柱灯及门额,写“庆赏元宵”、“与民同乐”等字。佛前红纸荷花琉璃百盏,以佛图灯带间之,熊熊煜煜。庙门前高台,鼓吹五夜。市廛如横街轩亭、会稽县西桥,闾里相约,故盛其灯,更于其地斗狮子灯,鼓吹弹唱,施放烟火,挤挤杂杂。小街曲巷有空地,则跳大头和尚,锣鼓声错,处处有人团簇看之。城中妇女多相率步行,往闹处看灯;否则,大家小户杂坐门前,吃瓜子、糖豆,看往来士女,午夜方散。乡村夫妇多在白日进城,乔乔画画,东穿西走,曰“钻灯棚”,曰“走灯桥”,天晴无日无之。万历间,父叔辈于龙山放灯,称盛事,而年来有效之者。次年,朱相国家放灯塔山。再次年,放灯蕺山。蕺山以小户效颦,用竹棚,多挂纸魁星灯。有轻薄子作口号嘲之曰:“蕺山灯景实堪夸,葫筿芋头挂夜叉。若问搭彩是何物,手巾脚布神袍纱。”由今思之,亦是不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陶庵梦忆》是清代文人张岱所著的一部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作者在清朝康熙年间的生活经历和见闻感受,被誉为“清初笔记之冠”。该书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绍兴地区的风土人情、民俗风情以及灯节等节日活动。《绍兴灯景》是其中较为详细描述的一篇,通过具体描写绍兴元宵节期间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景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风貌。

在文中,“绍兴灯市”被描绘得非常生动有趣:街道两旁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色彩斑斓;街头巷尾人潮涌动,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孩子们提着花篮、拿着彩球,在人群中穿梭嬉闹,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夜幕降临后,灯光璀璨夺目,整个城市仿佛被点亮了。

此外,“灯市上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