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微之衍,即干宪典,所以君子怀刑也;技艺之末,无益身心,所以君子务本也。
集灵篇· 六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一些不经意的过失,却可能干部犯法度,所以君子行事留意刑法,以免出错。技艺是学问的末流,对身心并无益处,所以君子重视根本的学问,而不注重枝节。
介绍
《集灵篇·六八》是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创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其作品《小窗幽记》。这篇文章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哲理,探讨了世间万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如何通过观察自然、理解语言来提升个人智慧和品德。
从主题上看,《集灵篇·六八》通过对一些不经意的过失可能导致法律的触犯,以及技艺作为学问末流对身心无益的论述,表达了君子行事应留意刑法、注重本务的思想。这一思想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不应忽视内心的修炼和道德规范。这一观点对于现代人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保持清醒头脑和良好品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章还通过引用“天下有一言之微,而千古如新,一字之义,而百世如见”的名言,强调了语言和文化的传承与不朽性。这一观点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语言文字重要性的认识,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维护。
文章还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如风雷雨露等天体的运行,山川名物的展示,以及语言文字的传递,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描述不仅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也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文章通过提出问题:“安可泯灭之?”来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维护和发展这些珍贵的文化传统和自然现象。这不仅仅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也是对未来的责任和期待,鼓励人们不仅要珍视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还要积极地参与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去。
《集灵篇·六八》不仅是陈继儒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和研究,读者不仅可以深入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观念,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关于人生、道德、文化等方面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