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百沸汤、麻沸汤、太和汤。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霍乱转筋(以器装汤熨烫患部,又把足底汤热,汤冷须换热),冻疮,痈肿,火眼赤乱,蝎虿咬伤等。
附方
热汤,就是白开水,以煮开多次者为好,所以叫百沸汤。纵然生水不好,多煎仍有好处。水沸腾多次,其中污浊之物,或下沉,或上散,水质就好多了。张从正讲:凡是伤寒、伤风、伤食、伤酒,初起时不用服药,只须喝一两碗白开水或酸菜汤就有效,喝后用手揉肚子,觉得神志有些恍惚,再喝白开水揉肚子,最后感到体内再喝不下了,就设法呕吐,让汗发出来为止。(“凡伤寒、伤风、伤食、伤酒、初起无药,便饮太和汤碗许,或酸齑汁亦可。以手揉肚,觉恍惚,再饮再揉,至无所容,探吐,汗出则已。”)这确实是日常可用的简易治疗法。
本草纲目 · 水部 · 热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水部·热汤》是明代李时珍编著的中医药学著作。全书共五十二卷,载药1892种,插图1160幅,附方11,009个。该书总结和继承前人经验,并结合作者长期学习和实践体会,对药物的采集、修治到剂量、配伍禁忌等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系统的理论阐述。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将中药分为动物、植物、矿物三类,并详细地描述了每种药材的形状、颜色、气味和味道。他强调,每一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功效,而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药材则需要医生的经验和智慧。
李时珍的这部作品不仅对中国医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医药研究奠定了基础。它被视为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东方医学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