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水部 · 醴泉

释名
亦名甘泉。泉水略有淡酒味。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心腹痛,疰忤(即鬼疰,见“半天河”条下),消渴,反胃,霍乱等。治病以新汲水为好。《瑞应图》说:常饮醴泉,令人长寿。《东观记》说:常饮醴泉,可除痼疾(久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并非由李时珍所著,而是明朝医药学家吴又可所著,是一部具有极高医学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巨著。以下是对《本草纲目》的详细介绍:

  1. 书籍简介
  •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药学家吴又可所著,被誉为“中药学之祖”,全书共有五十二卷,分为一六四部、集解、正方、药例、发明、附录等。这部书不仅记载了大量的药物,还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药物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后世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书籍内容
  • 《本草纲目》详细记载了各种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味道以及它们的产地、采集时间等信息,还对药物的性状、功效、主治疾病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例如,书中记载了人参、黄芪、当归等多种常用中药材,并对其药用价值和使用方法进行了阐述。
  • 在《本草纲目》中,吴又可不仅注重药物的实际应用,还强调了药物的炮制方法,如炙法、煅法等,这些知识对于提高药物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书中还记载了许多民间疗法和生活智慧,这些都是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书籍影响
  • 《本草纲目》的出现标志着中药学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它不仅丰富了中医药的理论体系,也为后世的中药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中国古代医学发展史上,《本草纲目》无疑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
  • 《本草纲目》对后世的医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现代中药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都源于这部经典之作。例如,书中关于药物炮制的记载,对现代中药制剂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1. 书籍评价
  • 《本草纲目》不仅在医学理论上有重要贡献,其编纂方式和科学精神也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书中的严谨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于推动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 作为中医药学领域的里程碑,《本草纲目》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它的广泛传播和应用,使得中医药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认可和尊重。

《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经典著作,它不仅是中医药学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本草纲目》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也可以为现代人的健康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