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土部 · 土蜂窠

释名
巢,即细腰蜂巢。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难产。用土蜂窠泡开水,俟稍冷饮之。
肿毒痛如火烧。用土蜂窠调醋涂之。又法:用川乌头和土蜂窠等分。肿毒未成脓则消,已成脓则早破。
疔疮。用煅过的土蜂窠和烧过的蛇皮等分,酒冲服。每服一钱。
咽喉乳蜂(小舌两侧红肿)。先用楮叶擦舌,擦到出血,然后用醋调土蜂窠末,以鸡毛蘸取点在患处,令痰涎流出为好。
蜘蛛、蜂虿螫伤。用醋调土蜂窠末涂搽。
小儿吐泻。用土蜂窠灸研,乳汗冲服。每服一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一部由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写的药物学巨著,全书共16卷、529药、180个门类,收录了当时已知的364种植物。其中,“土部”是书中的一章,主要记录的是生长在土壤中的草本和木本植物。

“土蜂窠”,即指生活在土壤中的一种蜜蜂巢穴或窝。根据《本草纲目》记载,在中国的某些地区确实存在这种生活习性的蜜蜂。它们通常会在地下挖掘一个洞穴作为家,并且会在这个洞穴里进行繁殖、孵化幼虫等行为,类似于在地面的蜂巢。

然而,“土蜂窠”并不是一种植物,而是一种动物的生活环境和栖息地。因此,在《本草纲目》中被归类为“土部”,而不是具体的某种药物或草本植物。所以,《本草纲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