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土部 · 乌爹泥

释名
亦名孩儿茶、乌垒泥。制法:用细茶末装入竹筒中,坚塞两头,埋污泥沟中,日久取出,捣出,捣汁熬制,即成乌爹泥。原产地在云南一带。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鼻渊(鼻孔里常流清涕)。用乌爹泥末吹进鼻孔。
牙疳口疮。用乌爹泥、硼砂等分,研末搽患处。又法:用乌爹泥、雄黄、贝母等分,研末,米泔洗净患处后涂搽。
下疳阴疮。用乌爹泥末,米泔洗净患处后,涂搽。又方:乌爹泥一钱,真珠一分,片脑半分,共研为末,涂搽。
痔疮肿痛。用乌爹泥、麝香,共研为末,和唾液涂搽。
脱肛气热。用乌爹泥二分、熊胆五分、片脑一分,共研为末,调人乳搽肛上。此方亦可治痔疮。
附方
此外,乌爹泥还有化痰生津、生肌定痛、止血收湿等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一部由明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编写的综合性药物学著作,也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巨著之一。这部书共五十二卷,包括本草、百病主治、药方、单方、验方等五个部分。书中对药物的分类和描述非常详细,如“乌爹泥”就是其中之一。

“乌爹泥”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它的学名为乌鸡白凤丸。在《本草纲目》中,“乌爹泥”被归类为土部下品。据书中描述,“乌爹泥”有温补脾胃、养血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因气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症状。

《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瑰宝,其中“乌爹泥”作为其中的一员,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医疗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