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或石髓铅。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心气痛。用自然铜,先经火煅(即烧红),然后醋淬(即蘸醋酒上去,令红消热退),淬后又煅,反复九次,最后研为细末。每次取一小提撮,调醋服。
项下气瘿(项下皮肤,伸张成囊,囊内不是水,而是气)。用自然铜丢在水缸里,每天饮食,都用此水。日久,气瘿自消。或把自然铜烧成烟气,张口吸入亦可。
暑湿瘫痪。用自然铜烧红,酒浸一夜,加炮过的川乌头,五灵脂、苍术(酒浸)各一两,当归二钱,共浸酒里。浸后取出,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酒送下。吃到四肢麻木,是瘫痪快好的表现,可以停止服药。
骨折。用自然铜磨酒服或用铜屑和酒服,均有效,但骨接之后,不可常服。
附方
自然铜就是黄铜矿(CuFeS2),但现在中药中常用黄铁矿(FeS2)来作自然铜。这可能就是中药有时无效的一种原因,不可不加以考虑。
本草纲目 · 金部 · 自然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中国明代李时珍的一部重要药物学著作,分为十六部、五十卷,是一部综合性医药学著作。全书共五十二类,载药1892种。其中对矿物药(包括自然铜)的记载主要见于《金石篇》。
在《本草纲目》中,自然铜被归类于石部金石类,其药用部分为“铜”,其性味归经为甘,微寒。自然铜的主治病证有:
- 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喉痹,痰嗽;
- 温疟寒热;
- 小儿惊痫;
- 破伤风、牙痛、疮疡肿毒。
《本草纲目》还介绍了自然铜的炮制方法,例如将自然铜煅至红黄色,放冷后研末用,可以治疗小儿惊痫等疾病。
自然铜虽然具有药用价值,但并非人人都适合服用。例如,由于自然铜中含有一定量的铅,因此孕妇和婴儿不宜服用。此外,自然铜也有一定的毒性,过量服用可能会导致中毒症状,如呕吐、腹泻、腹痛等。因此,在服用自然铜时,应当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