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石部 · 石硫赤

释名
亦名石亭脂、石硫丹、石硫芝。为硫磺之呈现红色者,功同硫磺。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赤鼻作痛。用呈紫色的石亭脂(红色者次之,黄色者勿用),研细,冷水调搽患处,半月可愈。
风温脚气。用生石亭脂一两、生川乌头一两、无名异二两,共研为末,葱白捣汁和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钱,空心服,淡茶加生葱送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一部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大型药物学著作,全书共16卷,约有529药,记载了当时已知的药物840种,并对每一种药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类。其中,《石部·石硫赤》是《本草纲目》中关于矿物类药物的部分。

在这一部分,李时珍详细介绍了各种石头及其性质、用途以及使用方法等信息。他不仅记录了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还探讨了它们如何被用于医疗实践中的不同应用,如治疗疾病或作为药材的一部分。

《石部·石硫赤》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从天然矿物到人工合成材料的各种石头及其相关药物知识。通过这些描述,李时珍为后世的医学研究和实际用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并对后来的中药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现代科学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