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二气砂。乃水银、硫磺合炼而成。水银量多,硫磺量少。
气味
甘、湿、无毒。
主治
伏热吐泻。用硫磺半两、水银一钱,研细,加姜汁和面糊,做成丸子,如小豆大。三岁用,服三丸,冷水送下。大人可服三、四十丸。此方名“阴阳丸”。
脾疼反胃。用灵砂一两、蚌壳粉一两,同炒红。加丁香、胡椒各四十九粒,共研为末。再加姜汁煮过的半夏粉,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汤送下。
冷气心痛。用灵砂三分、五灵脂一分,共研细。加稀糊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前服。饭前服,石菖蒲、生姜汤送下。
九窍出血(因突然受惊而得,其脉必虚,不可借认是热极血溢而妄用凉药以致误事)。用灵砂三十粒,人参煎汤送下。三服可愈。
有些病。可用“养正丹”(又名“交泰丹”)来治疗。养正丹的制法和功效如下:用一个盏子,先放入铅的熔汁,次下水银,次下丹砂末,合炒,炒到不见星时,再下硫磺末。急搅拌,看有焰起,可用酒醋解除。药冷取出研细,加糯米糊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盐汤送下。以上四味药,分量都相等。此药可治:头晕气短,胆怯心悸,虚烦狂言,盗汗,腹痛,腰痛,反胃,上吐下泻,中风流涎,四肢厥冷,不省人事等症。
本草纲目 · 石部 · 灵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本草纲目》是一部由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写的大型药物学著作,于1596年完成并出版。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当时已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自然物质及其药用价值,并且首次将这些信息系统化地整理在了一本书中。
《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医学书籍,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药物学百科全书之一,在科学分类上开创性地把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按照其属性分为不同的门类。书中详细描述了灵砂的药用价值和采集方法,并且记录了它在古代中国的文化和医药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本草纲目》对后世医学研究、药物学发展以及自然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灵砂作为一种珍贵药材,在古代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