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石部 · 卤咸

释名
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风热赤眼,虚肿涩痛。用卤碱一升、青梅二十七个、古钱二十一文,密封于新瓶中,开水煮一顿饭时间,取出静放三天。点眼,一天点三、五次。
牙齿腐烂。取上好碱土,热水淋之,去渣留汁,瓦罐熬干。刮下,加麝香少许,研细,搽患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石部·卤咸》是明代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中的一章。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各种盐类以及它们在烹饪和药用方面的作用。

《本草纲目·石部·卤咸》分为四个部分:卤、咸、苦、淡。这些盐类包括海盐、井盐、岩盐、湖盐等,每种盐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用途。

  1. 海盐:海盐是从海洋中提取的盐,味道鲜美。海盐通常用于腌制食物,如鱼、肉、蔬菜等,也可以用于烹饪。

  2. 井盐:井盐是从地下抽取的盐水,经过蒸发和结晶过程制成。井盐的味道较清淡,适合用于调味和炖煮。

  3. 岩盐:岩盐是从岩石中提取的盐,味道较苦。岩盐常用于烹饪肉类,可以提鲜增香。

  4. 湖盐:湖盐是从湖水中提取的盐,味道较淡。湖盐常用于腌制食品,如酱菜、咸鸭蛋等。

《本草纲目·石部·卤咸》详细介绍了这四种盐的特点和用途,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烹饪和药用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