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草部 · 白薇

释名
亦名薇草、白幕、春草、骨美。
气味
(根)苦、咸、平、无毒。
主治
肺实鼻塞,不知香臭。用白薇、款冬花、贝母各一两,百部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妇女遗尿(不拘胎前产后)。用白薇、芍药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茶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血淋、热淋。治法同上。
妇女血阙(平时无病,突然昏倒,目闭口禁,过很久才醒悟过来,这种病叫“血阙”,也叫“郁冒”)。用白薇、当归各一两,人参半两,甘草一钱半。每服五钱,加水二碗煮成一碗,温服。此方名“白薇汤”。
刀伤。用白薇研末敷伤口。
妇女产中虚烦呕逆。用白薇同桂树一分,竹皮石膏三分,甘草七分,加枣肉调成丸子。每服一丸,米汤送下。用热者白薇用量加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一部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大型药物学著作,于1593年完成初稿,并在之后的数十年间不断修订和完善。这部书详细记录了从自然界中采集和提炼出来的各种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涵盖了当时已知的所有草药信息。

《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之一,在中药学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书中记载的草部(即草类)部分详细描述了白薇的相关知识和用途。白薇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叶等部位均可入药。

《本草纲目》中的白薇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病症,如热病烦渴、肺痈吐血、咽喉肿痛等症状。在现代医学中,白薇也被用作清热解毒的药材之一,在某些情况下可用于辅助治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