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仙灵脾、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干鸡筋、黄连祖、三枝九叶草、刚草。
气味
辛、寒、无毒。李时珍说:“淫羊藿味甘气香,性温不寒,能益精气。……真阳不足者宜之”。
主治
阳痿,腰膝冷。用淫羊藿一斤,酒一斗浸泡三天后,常饮服。此方名“仙灵脾酒”。
偏风不遂。服仙灵脾酒。
咳嗽,气不顺,腹满不思饮食。用淫羊藿、覆盆子、五味子(炒)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熟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茶送下。
日昏生翳。用淫羊藿、生王瓜(既红色的小栝楼),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茶送下。一天服二次。
病后青盲(病不久者)。用淫羊藿一两、淡豆鼓一百粒,水一碗半煎成一碗,一次服完。
小儿雀目。用淫羊藿根、晚蚕蛾各半两,灸甘草、射干各二钱半,共研为末,另取羊肝一块,切开,纳入上制药末二钱,把肝扎紧,和黑豆一合、淘米水一碗同煮熟。分二次吃完。
痘疹入目。用淫羊藿、威灵仙,等分为末。每服五分,米汤送下。
虚火牙痛。用淫羊藿煎汤,不时嗽口,很见效。
本草纲目 · 草部 · 淫羊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本草纲目》是一部由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写的大型药物学著作,共记载了1892种药物和它们的药性、功效以及使用方法等。其中,《本草纲目·草部·淫羊藿》是该书的一部分,详细描述了淫羊藿这一植物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本草纲目》是一部系统地总结中国古代药物学知识的重要著作,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对后世的医学研究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这部作品不仅记录了大量的药用信息,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采集以及植物资源利用的知识体系。淫羊藿作为一种传统草本药材,在《本草纲目》中被描述为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药物,包括但不限于温肾阳气、祛风除湿等作用。
请注意,《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