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草部 · 仙茅

释名
亦名独茅、茅爪子、婆罗门参。
气味
(根)辛、温、有毒。
主治
阳痿精寒,腰膝风冷,筋骨痿痹等症。古方中有“仙茅丸”,能壮筋骨、益精神、明目、黑须发。其配方及服法如下:
仙茅二斤,放入淘糯米水中浸五天,取出刮锉,阴干。另用苍术二斤,放入淘米水中浸五天,取出刮皮,焙干。取这样制过的仙茅、苍术各一斤,与枸杞子一斤,车前十二两,白茯苓(去皮)、茴香(炒)、柏子仁(去壳)各八两,生地黄(焙)、熟地黄(焙各四两)一起研细,加酒煮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前服,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一部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大型药物学著作,全书共16卷,约52万字,记载了当时已知的300多种药材及其药性、功效和使用方法。其中,《本草纲目·草部·仙茅》是该书中关于一种名为“仙茅”的植物的部分内容。

仙茅是一种多年生水生或湿生草本植物,通常生长在池塘、湖泊等水域中。它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在传统医学中有一定的应用历史和理论基础。根据《本草纲目》,仙茅的主要功效包括:

  1. 温肾壮阳: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症状。
  2. 祛风除湿:可用于缓解风湿痹痛,促进血液循环。
  3. 利尿消肿:有助于消除体内水肿和小便不利的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