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小辛、少辛
气味
辛、温、无毒。李明珍说:辛、温能散,所以各种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带气、惊等症,可用本品治疗。口疮喉痹等用它,是因它能散浮热。辛能泄肺,所以风寒咳嗽等症可用它;辛能补肝,所以胆气不足、惊、眼目等症可用它;辛能润燥,所以耳闭、便涩者可用它。
主治
中风(突然倒下,不省人事)。用细辛末吹入鼻中。
虚寒呕哕,饮食不下。用细辛(去叶)半两、丁香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一钱,柿蒂汤送下。
小儿客忤(按:本病症状是:面青,惊痛,不能说话;或颈项强硬,出现险象;或在夜中忽然惊啼不止)。用细辛、桂心,等分为末,每服少许放入小儿口中。
口舌生疮。用细辛、黄连,等分为末,搽患处,漱去涎汁。治小儿口疮,可用醋调细辛末贴敷脐上。
牙齿肿痛。口中溃烂,用细辛煎成浓汁,多次漱口,热含冷吐。
鼻中息肉。用细辛末时时吹入。
耳聋。用细辛末溶在黄蜡中,团成小丸。每棉裹一丸。塞耳中。此方名“聪耳丸”。
本草纲目 · 草部 · 细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草部·细辛》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医药学著作,由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编著。这部书详细记载了各种中草药的性状、产地、采集方法、药用价值等信息,对后世中医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细辛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牙痛等症状。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细辛的性状、生长环境、采集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阐述。
《本草纲目》还收录了许多其他草药的信息,如当归、人参、黄芪等,这些草药在中医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