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草部 · 木香

草部·木香
释名
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中气不省(闭目不语,状如中风)。用木香研细,冬瓜子煎汤灌下三钱。谈盛者。药中加竹沥和姜汁。
胃气闷胀,不思饮食。用木香、诃子各二十两,捣烂筛过,加糖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酒送下。此方名“青木香丸”。
心气刺痛。用木香一两、皂角(炙)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流动性气痛。用温水磨木香成浓汁,加热酒调服。
小肠疝气。用木香四两,酒三斤煮过。每日取酒饮三次。
气滞腰前。用木香、乳香各二钱,酒浸,饭上蒸,均以酒调服。
突然耳聋。用木香一两,切小,放苦酒中浸一夜,取出,加麻油一合,微火煎过,滤去药渣,以油滴耳。一天三、四次。
霍乱转筋(腹痛)。用木香末一钱,放入木瓜汁一杯中,加热酒调服。
痢疾(包括久痢)用木香一块(方圆一寸)、黄连半两,同在半升水中煎干。单取木香,焙干研细,分三次服。第一闪,橘皮汤送下;第二次,米汤送下;第三次,甘草汤送下。
肠风下血。用木香、黄连,等分为末。放入猪大肠中,两头扎定,煮到极烂,然后去药食肠,或连药捣为丸子吞服。
小便浑浊,状如精液。用木香、没药、当归,等分为末。以刺棘心的榨汁和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盐汤送下。
小儿阴肿(阴茎肿大。或缩小,很痛)。用木香、枳壳(麸炒)各二钱半,炙甘划暗无天日钱,水煎服。
各种痈疽、疮疖。用木香、黄连、槟榔,等分为末,油调搽患处。
蛇虫咬伤。用木香不限量,煎水服,有奇效。
腋下、阴下湿臭或已成疮。用好醋浸木香夹于腋下阴下,或研末敷患处。
牙痛。和木香末加少许麝香迭牙,同时以盐汤漱口。
附方
木香的主要功用为:行气止痛,健脾和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一部综合性的中医药学著作,共五十二卷。由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全书以博物志为纲,分16部、60类,载药1892种,绘制精美药物形态插图1160幅,是中药学的空前巨著。其中“本草纲目·草部·木香”条中详细介绍了木香的植物形态、生态分布、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等信息。

在《本草纲目·草部·木香》中,李时珍对木香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他认为木香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同时,他也将木香与其他草药进行了比较,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此外,他还介绍了木香的产地,为人们提供了关于木香的地理信息。

在《本草纲目·草部·木香》中,李时珍还提到了木香的功效和应用。他指出木香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消肿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同时,他也介绍了木香在中医中的使用方法和用量,为人们提供了关于木香的使用方法的参考。

《本草纲目·草部·木香》是一本关于木香的全面而详尽的中医药学著作。它不仅介绍了木香的植物形态、生态分布、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的信息,还提供了关于木香的功效和应用的详细描述,对于学习中医药学和了解中药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