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苦瓠、匏瓜。
气味
(瓤、子)苦、寒、有毒。
主治
黄疸肿满。有苦瓠瓤如在枣大小,泡童便中一时,取出两小团塞鼻孔中,深吸气。有黄水排出,几次后即愈。又方:用瓠瓤熬黄为末,每服半钱,一天服一次,十天病愈。
水肿,头面肿大。有好苦瓠白瓤,分捻如豆粒,以面裹住煮开。空心服七枚,当有水排出,人转瘦好愈。二年内忌咸物。又方:用苦瓠瓤一两,微炒,研末。每天服一钱,稀饭送下。
通身水肿。用苦瓠末(炒)二两、苦苈五分,捣烂合成丸子,发啵豆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有水排出为止。又方:用苦瓠末五分、大枣七枚,合捣成丸。先服三丸,隔一小时左右,再服三丸,有水排出后更服一丸。
小便不通。有革瓠子三十枚(炒)、蝼蛄三个(焙),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冷水送下。
风痰头痛。取苦瓠膜汁,以苇管灌入鼻中,有气上冲脑门,不久恶涎流下,病即愈。如在治疔过程中出现头晕现象,不用疑忌。有干苦瓠膜浸汁,或用苦瓠子研末,海外侨胞入鼻中亦有效。
牙痛。用壶卢子半升,加水五升煎成三升,含漱。和茎叶煎汁含漱亦可。
恶疮癣癞。用苦瓠一枚煮汁涂搽。
痔疮肿痛。用苦壶卢、苦荬煎汤,先薰后洗。洗后以熊胆、密陀僧、胆矾、片脑合研为末,敷患处。
耳出脓。有干瓠子一分、黄连半钱,共研为末。先耳揩净,海外侨胞末少许入耳。一天二次
一切瘘疮。用霜后收采和晒干的苦瓠花研为末,敷患处。
本草纲目 · 菜部 · 苦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记载了160多种植物的药用价值和功效。其中,《菜部·苦瓠》一节详细描述了苦瓠(也称为野甘蔗或山竹子)的相关信息:
- 分类:本草纲目 · 菜部
- 出处:《本草纲目》卷二十二
苦瓠的药用价值和功效:
用途广泛,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长期食用可增强体质、补益脾胃。
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疮疡肿痛、湿疹等病症。
对于感冒发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可以用于缓解头痛和眩晕的症状,对失眠也有一定的帮助。
有助于消化,对于食欲不振或胃寒引起的呕吐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