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果部 · 榔梅

气味
(实)甘、酸、平、无毒。
主治
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 · 果部 · 榔梅》是一部由李时珍创作的中医类作品,它属于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学范畴。该书不仅对植物榔梅进行了详细描述,还探讨了其药用价值,是中医中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草纲目》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一部药典,全书共五十二卷,分为“动物”、“植物”、“矿物”和“人兽”四部分,涵盖了当时已知的所有药物。在《本草纲目》的编纂过程中,李时珍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实地考察、采集样本,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经过长达三十年的努力,最终完成了这部巨著。

对于榔梅(学名:Camphora fargesii),李时珍在其著作中有如下记载:

“榔梅花似杏花而小,叶如山茶,花白色,结时有红晕,果实呈卵圆形,皮薄,有香气,味辛温,性平。”

这段文字虽然简短,但为我们提供了榔梅的一些基本特征,包括它的外观和气味,以及它在中医中的药用属性。由于李时珍生活在明朝,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相对有限,因此他对榔梅的描述可能不够精确,但可以作为参考。

《本草纲目》中的药物信息是基于当时可用的知识和经验总结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现代科学的进步,一些传统中药的效用和安全性已经被重新评估,部分药物的使用受到了限制或被认为存在潜在的风险。因此,在使用任何传统中药或其替代品之前,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疗人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