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果部 · 林檎

释名
来禽、文林郎果。
气味
酸、甘、温、无毒。
主治
水痢不止。用林檎半熟者十枚,加水二升,煎成一升,连林檎一起吃下。
小儿下痢。用林檎、构子同捣汁,任意饮服。
小儿闪癖(头发竖立,发黄,全身瘦弱)。用干林檎脯研为末和醋涂患处。
附方
林檎即现在通称的花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林檎,又称苹果、梨子或蔷薇果,在《本草纲目》中被列为“果部”中的重要植物之一。它属于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和果树。

在古代中国医学文献中,《本草纲目》是其中一部重要的参考书籍,收录了大量关于药物、食物以及各种自然现象的知识。林檎作为一种果实,在《本草纲目》中被描述为一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植物。它被认为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疾病,并且在古代中国医学实践中有着一定的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本草纲目》中的内容是基于当时的研究和经验,可能与现代科学知识有所不同。因此,对于林檎的具体用途、食用方法等信息,在《本草纲目》中可能会有所记载或描述,但需要结合当时的医学理论进行解读。此外,由于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本草纲目》中的内容在现代社会也可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