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果部 · 荔枝

释名
离枝、丹荔。
气味
实:甘、平、无毒。
核:甘、温、涩、无毒。
主治
实:
痘疮不发。有荔枝肉浸酒饮,肉亦吃下。忌生冷。
风牙疼痛。用荔枝连壳烧存性,研末擦牙即止。
呃送不止。用荔枝七个,连皮核烧存性,研为末,开水调下,立止。
核:
脾痛。用荔枝核为末,每服二钱,醋送下。数服即愈。
疝气。用荔枝核(炒黑)、大茴香(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又方:用荔枝核四十九个、陈皮(连白)九钱、硫磺四钱,共研为末,加盐水调面糊成丸子如绿豆大。遇痛时空心酒服九丸。不过三服见效。此方名“玉环来笑丹”。
睾热丸肿痛。用荔枝核、青桔皮、茴等分,各炒过,研细,酒送服二钱,一天服三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一部综合性中医巨著,由明朝李时珍所写,是中医药学史上的重要文献。这部书分为160多个部分,涵盖了药物、动物、植物等众多方面的内容,对后世的医药学、生物学和化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至于“果部 · 荔枝”,在《本草纲目》中,荔枝被归为果实类,具体到“果部”下的一个分支。在这部分中,李时珍详细地描述了荔枝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以及食用方法等内容。例如,荔枝是一种热带水果,通常生长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中;其果实呈球形,颜色鲜红或暗红色,味道甜酸可口,营养价值高,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同时,李时珍还提到了荔枝的一些药用价值,认为适量食用荔枝可以补血养颜,但是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上火。

《本草纲目》中关于荔枝的描述,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荔枝的详细信息,对于了解和研究这一水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