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木部 · 樟

气味
(樟材)辛、温、无毒。
主治
干霍乱,吐不出。用樟木悄煎成浓汁服,即可引吐。
风湿痛。用樟木屑一斗,泡在煎至极滚的水一石中,乘热熏洗痛处。注意勿使热气入目,以免伤眼。
宿食不消,常吐酸水。用樟木屑,酒煎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木部·樟”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共五十二卷,记载了当时中国和日本、朝鲜半岛的1892种植物。其中,《本草纲目·木部》详细描述了各种树木及其药用价值。

在《本草纲目·木部》中,“樟”是重要的章节之一,主要记录了几种常见的樟树以及它们的功效与用途。例如:

  • 大叶香楠:具有温肾助阳、补虚强身的作用。
  • 小叶香楠: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和风湿痛。
  • 白木香楠:可用于驱虫消积,帮助消化。

这些樟树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中药中,并且因其药用价值而受到重视。《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药物学巨著,也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