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木部 · 杜仲

释名
思仲、思仙、木棉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肾虚腰痛。用杜仲去皮,炙黄,取一大斤,分作十剂。每夜用一剂,在水一升中浸至五更,煎成三分之二,去渣留汁,放入羊肾三、四片,煮开几次,加上椒盐作羹,空心一次服下。此方中再加薤白工茎,或五味子半斤亦可。
风冷伤肾,腰背虚痛。用杜仲一斤,切细,炒过,放酒二程式中浸十日。每日服三合。又方:用杜仲研为末,每日清晨以温酒送服二钱。
病后虚汗及日中流汗。用杜仲、牡蛎,等分为末,卧时以水送服五小匙。不止,再服。
产后诸疾及胎体不安。有杜仲去皮,瓦上焙干,捣为末,煮枣肉调末为丸,如弹子在。每服一丸,糯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附方
杜仲的功有得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其特长是治肾虚腰痛。近时临床上认为本品还有降血压的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全书共五十二卷,记载了1892种药物的性味、归经、主治等信息。其中,《本草纲目·木部·杜仲》主要介绍了杜仲这一植物的相关知识。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医学和药学著作,由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撰完成于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各种药物的性味、归经、主治等信息,并且对每种药物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医学参考书籍,也是中国古代药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在《本草纲目·木部·杜仲》中,主要介绍了杜仲这一植物的相关知识。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古代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