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
(荚)辛、温、微毒。
主治
肠风下血。用独子肥皂(烧存性)一片,研为末,加糊调成丸子,陈米汤送下。
下痢噤口。用肥皂荚一枚,以盐填实,烧存性,研为末。取少许放入白米稀饭内吃下,有效。
风虚牙肿。用独子肥皂,以盐填实,烧存性,研末涂搽。亦可加樟脑少许。
头耳诸疮、眉癣。用肥皂(煅存性)一钱、枯矾一分,研匀,调香油涂搽。
小儿头疮出脓。用肥皂烧存性,加入腻粉,调麻油涂搽。
瘌痢头疮。用独核肥皂,去核,填入沙糖,加巴豆二枚,扎稳,盐泥包好,煅存性,去泥留药,再加槟榔、轻粉五、七分,研匀,以香油调涂。涂药前,先用荚灰浸汁洗头,然后用温水再洗一次,揩干后涂药。
癣疮。用川槿皮煎汤,以肥皂(去核及内膜)浸汤中,时时搽癣。
阴茎湿痒。用肥皂一个,烧存性,调香油涂搽。
本草纲目 · 木部 · 肥筇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一部由明代李时珍编纂的综合性药物学著作,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它详细记载了各种药材的来源、性味、功效、主治病症等信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参考书籍。
在《本草纲目》中,木部是一个独立的分类,包括了许多植物的种子、果实、叶、皮等部位。其中,“肥筇荚”是一种中药材,属于木部的竹子类。
竹子在《本草纲目》中被分为不同的类别,如竹、箬竹、紫竹等。而“肥筇荚”则是竹类中的一种,属于筇竹属。筇竹属的植物多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肥筇荚”在中药中常被用于治疗风湿病、关节疼痛等症状。其主要成分为竹节中的纤维,具有消炎、镇痛、抗炎等作用。此外,“肥筇荚”还可以用于制作工艺品,具有一定的装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