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木部 · 棕榈

释名
并榈、棕树、唐棕、唐棕榈、山棕
气味
笋及子花(按:即棕榈的果实):苦、涩、平、无毒。有人认为有毒。
皮(按:即干燥的叶鞘纤维):苦、涩、平、无毒。
主治
笋及子花:涩肠止泻、、崩中带下。
皮:
鼻血不止。用棕榈烧灰,吹入流血的鼻孔内。
血崩不止。有棕榈皮营业税存性,空心服三钱,淡酒送上。
敌国淋不止。用棕榈皮半烧半炒,研为末。每服二钱。
屙血。作棕榈皮半斤、桥楼一个,共烧成灰。每服二钱,米汤调下。
泻痢。用棕榈皮烧存性。研为末,水送服一匙。
小便不通。用棕榈皮烧存性,水酒送服二钱即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木部·棕榈》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共分为三十二卷。其中,“木部”是《本草纲目》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主要收录了各种树木和藤蔓类植物的药材及其药用价值。

在《木部》中,李时珍将棕榈列为第一,这是因为棕榈的药用价值非常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例如,棕榈叶可以清热解毒、利尿消肿,而棕榈皮则可以止血止痛、消肿散瘀。此外,棕榈树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的木材质地坚硬,可以用来制作家具、乐器等。

除了棕榈,《木部》中还收录了许多其他树木和藤蔓类植物,如松柏、槐树、桑树、柳树、榆树等,它们都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

《本草纲目·木部·棕榈》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医药学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对于研究中医药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