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木部 · 乌臼木

释名
鸦臼(通称乌桕)。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小便不通。用乌桕根皮,煎汤饮服。
大便不通。用乌桕根一寸。劈破,煎水半碗服下,立通。不宜多吃。
大、小便均不通。用乌桕根白皮,干后研为末。先以硭硝二两煎汤服,取吐,再以热水送服乌桕根皮末二钱。
水气虚肿,小便涩。用乌桕根皮、槟榔、木通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脚气湿痒成疮。用乌桕根白皮研为末敷涂。过一会,有涎出,即效。
婴儿胎毒满头。用水边乌桕根皮晒干,研为末,加雄黄末少许,调生油涂搽。
疔肿。用乌桕捣取自然汁,取一至二碗,下泻去毒即愈。未泻再服。冬季无叶,可用根代。
附方
乌桕根皮的主要作用是泻下逐水,所以现在临床上用本品来消除腹水和治疗晚期血吸虫病。但不可多服,气虚的人也应忌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编著的一部中药学著作,全书共五十二卷,包括1892种药物。其中“乌臼木”是其中的一篇,主要介绍了乌臼木的形态、性味、功效和主治疾病等方面的知识。

乌臼木是一种常绿乔木,属于木兰目木兰科。它的叶子呈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花白色,果实为黑色或棕色,形状像橄榄核。乌臼木的树皮和叶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咽喉炎、口腔溃疡等疾病。

在《本草纲目》中,乌臼木被描述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同时,李时珍还对乌臼木的生长环境、采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我们了解这种植物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