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兽部 · 猬

释名
毛刺。
气味
皮:苦、平、无毒。肉:甘、平、无毒。
主治
胆:点目,止泪;化水,涂痔疮。肉:炙食,肥下焦,理胃气,令人能食。
皮:1、痔疮下血。用猬皮、穿山甲等分,烧存性,加肉豆蔻一半,每服一钱,空心服,热米汤送下。2、肠风下血。用猬皮一块,锅内烤焦,去皮留刺,加木贼半两(炒黑),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3、五色痢疾。用猬皮烧灰,酒送服二钱。4、大肠脱肛。用猬皮一斤(烧过),磁石(煅)、桂心各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5、鼻血不止。用猬皮一块,烧为末。取半钱,棉裹塞鼻中。6、睫毛倒刺。用猬刺、枣针、白芷表黛,等分为末,吸入与病眼同侧的鼻孔中,同时,口含冷水。7、反胃吐食。用猬皮烧灰,酒送服;或煮汁2服;或以五味淹猬皮。炙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国明代药物学专著,由李时珍编著。这部书详细地描述了各种动植物的形态、生长环境、习性以及药用价值,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本草纲目·兽部·猬》是《本草纲目》中兽类动物部分的一个章节。在这一章节中,李时珍详细介绍了刺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药用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刺猬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体长约30-50厘米,全身覆盖着尖锐的刺毛。它们的头部呈三角形,眼睛小而突出,耳朵长而直立。刺猬的生活习性包括夜间活动、喜欢在地面上挖掘洞穴等。

在药用方面,刺猬的皮和肉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刺猬的皮可以治疗风湿痛、关节炎等症状;其肉则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此外,刺猬还有利尿、消肿、止血等功效。

《本草纲目·兽部·猬》是一本关于刺猬的专著,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