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兽部 · 山羊

释名
野羊。
气味
甘,热,无毒。
主治
南人食之,肥软益人,治冷劳山岚疟痢,妇人赤白带下。疗筋骨急强,虚劳,益气,利产妇,不利时疾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全称《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著作,由明朝李时珍(约1518年-约1593年)编撰。这部著作共五十二卷,详细记载了各种药物的形状、气味、性质、功效以及采集方法,对后世中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本草纲目》的兽部中,有关于山羊的记述。山羊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和野生动物,其皮毛、角、肉等部位都有药用价值,常用于中医治疗某些疾病。例如,羊角被认为具有清热凉血、平肝息风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癫痫、头痛等病症;而羊脂则被用来制作药膏,以治疗疮疖、烫伤等皮肤问题。

山羊的内脏也被用作药材,如羊肝、羊心等,它们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然而,由于山羊在某些地区的过度捕杀,导致其数量减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因此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合理利用野生动物的药用价值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