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兽部 · 狐

释名
狐,狐也。狐性疑,疑则不可心以合类,故其字从狐省。
气味
肉:甘,温,无毒。
主治
治疮疥不瘥。补虚损;又主五脏邪气,患蛊毒寒热者,宜多服之。
附方
狐肉羹:用狐肉一片及五脏洗净,入豉汁煮熟,入五味作羹,或作粥食。治惊痫恍惚,语言错谬,歌笑无度,及五脏复积冷,蛊毒寒热诸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草纲目·兽部·狐》是中国古代的一本重要的医药学著作,由明代李时珍所著。这部作品不仅详细地记载了当时已知的各种动物、植物和矿物的药用价值,而且还包含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和民间传说。在这部书的兽部中,有关于狐狸的介绍。

在《本草纲目》中,狐狸被认为是一种灵性的动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书中对狐狸的描述包括它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和其他生灵的关系等。例如,书中记载狐狸是一种狡猾而机智的动物,能够巧妙地逃避危险,同时还具有很高的智慧。此外,狐狸还被视为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动物,能够驱邪避凶,保佑人们平安健康。

除了药用价值外,狐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在一些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狐狸常常被描绘为一种美丽而又神秘的存在,代表着忠诚、智慧和勇敢。此外,狐狸还象征着爱情和婚姻,被认为是爱情的象征物。

《本草纲目·兽部·狐》是一部内容丰富、富有哲理的医药学著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狐狸的详尽信息,还揭示了古人对自然界的理解和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