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
甘,微温,无毒。
主治
疗骨折,续筋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气味
甘,微温,无毒。
主治
疗骨折,续筋骨。
《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所著的一本综合性中医药学著作,全书共五十二卷,分为16部、60类。在《本草纲目》中,兽部收录了多种动物药材,包括“牡鼠”。
牡鼠是一种生活在亚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小型哺乳动物,体长约为15-30厘米,尾巴细长。它们以植物为食,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中,牡鼠被归类为“兽部”中的一类,具体属于“虫鱼”类。
牡鼠在中医中被用于治疗一些疾病,如风湿病、关节疼痛、消化不良等。《本草纲目》中对牡鼠的描述如下:
牡鼠,形似小鼠而大,色黄褐,毛短,耳大而圆,眼小而有神。性温,味苦,无毒。主治风痹寒热、湿痹拘挛、腹痛泄泻、小儿疳积、疝气痛、痈肿疮毒等症。取其胆汁或全虫入药,可清热化痰、通络止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牡鼠的药用价值,但在现代医学中,关于牡鼠的药物研究相对较少,其临床应用也需要谨慎。因此,如果您需要了解关于牡鼠的更多信息,建议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医生。